行业资讯

关注行业前沿动态,了解盐业实时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咸德资讯>行业资讯
最新动态 行业资讯

盐文化发展史之六丨盐业,清代的经济支柱

2024-11-12    194 次

盐业早期发展


清初战乱频繁,人口凋敝,盐业生产出现极大困难,出现了产盐灶丁减少、制盐设备损坏,承销盐商流散等问题。如山东灶丁到1654年已逃24213人,占原额一半左右。此外,部分盐商要么亏本歇业,要么死于战乱,仅存盐商难以生存。为促进盐业恢复,清政府采取招募灶丁、修复设备、给商人优惠等措施,初步恢复了生产。



02b47860ab3fc6c002d9394a7bcef872.png


清代盐业的较大发展是在康熙之后。在当时食盐生产是一种严格的计划性生产,在各产盐区及各盐场都有“额定产额”,且在沿海和内陆地区,盐的生产和销售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链。随着经济的逐步恢复,清代的盐业开始呈现繁荣的景象。有人推算清代食盐产量最高可能突破20亿公斤。


盐商的崛起


由于盐的普遍需求,盐商逐渐成为社会上重要的经济力量。他们不仅在盐的生产和销售中获利,也在社会经济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为了持久把控运销食盐的权力,盐商不得不积极向官府靠拢,从而成为专制政权的附庸。盐商积极贿赂盐政官员,寻找各种政治靠山,拉进自己和政府关系,但在封建社会中,这么做是难以避免的,当时还难以出现独立的商人势力。盐商对朝廷是积极拉拢贿赂,对下却是极尽压榨,只允许盐商收盐,不允许盐户卖给他人,对食盐掺杂泥沙或克扣分量等牟利。


24c65cd1f97e85a6d7665248084b6ffe.png


盐商获取暴利后,将所获金钱投入到建筑、艺术、饮食等非商业领域,没有进行技术和组织的改进,从而扩大再生产。这样导致社会出现了畸形繁荣,沉迷于纸醉金迷的生活。当然,盐商在这些领域的投入,客观上也促进了中国文化艺术的繁荣,比如京剧、江南园林等。除此之外,盐商还对地方慈善事业进行投入,如修路造桥、救济贫苦、捐资助学等,客观上也做出了不少的贡献。


盐业后期发展


晚清以后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盐业也一再受到摧残,在这一时期制盐方法主要沿袭了过去传统的手工操作的煎晒方法。不过在1912年由欧阳显荣等工匠研制成功的立式蒸汽汲卤车使中国的制盐业进入了一个新时代,生产效率大为提高,引发了行业内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上的巨大变革。在盐业小生产者中间开始分化出一部分用雇工经营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


但是在整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中国盐业始终不能充分发挥其生产潜力,仍然是大量的小生产和少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同时并存。这样一直持续到新中国成立,制盐业才迎来广阔发展的春天。